城乡一体化
乡村肌理在新农村规划中的延续路径研究
添加时间:2010/5/11 14:51:45 作者:澳大利亚PDI国际设计有限公司 浏览量:7813
乡村肌理在新农村规划中的延续路径研究
Continual route research of country skin texture in the planning of modern rural areas
摘 要:伴随着经济建设速度的加快,我国正步入加速城市化的时期,城市不断的向广阔的乡村扩张。我国乡村的功能和形态正在发生着一系列的转变,在城市化社会,经济结构和空间结构发生迅速、重大变化的同时,乡村肌理遭受了巨大的冲击。针对上述情形,论文从分析乡村肌理的构成要素、特征、演变模式出发,论述保护延续乡村肌理的重要性。研究如何在推进新农村规划的规程中实现乡村肌理的保护和延续。
关键词:乡村肌理,新农村规划,延续,生态优先
Abstract:With the speeding up of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our country is stepping into the period of urbanizing acceleratedly, and the city is expanding constantly to the vast country, a chain of Changes have taken place in our country’s function and form. In this urbanizing society, the economic structure and space structure change promptly and greatly.Country skin texture has suffered great conflicts at the same time. Hence, this thesis analyses the structure, characteristic, and pattern of evolvement of the country skin texture, discusses the importance of protecting and maintaining of it, and also try to investigate how to realize protection and maintaining during speeding up of the planning of the mordern rural areas.
Keywords: country skin texture,mordern rural area plans,continuance,preferential
1概念
乡村肌理
肌理,原指皮肤的纹理,是人的外表和内质美的综合标志。乡村的肌理指,表现在可以目睹触摸的方面,有如建筑、道路、池塘、树木、花草、设施等所展示的色彩、高度、立面、体量,建筑的尺度比例、生态环境的情状等;蕴含在乡村中无形的又可以感受到的精神层面,如人们的生活习惯、风俗民情、邻里关系、行为道德、礼仪风尚、文化宗教等。乡村的肌理是村庄特有的标志,是在长期的历史岁月中长期浸润和积淀形成的,与乡村的产生和发展相依相存,休戚相关,与人的休养生息有机相伴,密不可分,是一部活的村庄历史,印记着岁月的沧桑。
因此,从城市规划的角度来讲,这种以建筑为主体的社会空间、文化空间和物质空间的布局形态及其有机融合就是村庄肌理。
2乡村肌理构成要素及延续的价值分析
乡村肌理包含有形与无形两个层面的内容,也既是物质和非物质两个方面的要素构成。有形的是我们可以感知,比如:乡村前的小河、村口的大树、乡村建筑风格、乡间的小路等。无形的要素指那些我们看不见摸不着,比如村民习俗、村庄的节庆活动、文化观念等。它们通过人的活动强烈作用于物质要素,而表现出来形成可视的物质表现,伦理价值和传统观念是构成村庄肌理的最根本要素,融入并渗透在村庄肌理的每个角落。
物质要素和非物质要素相互交织,乡村肌理是它们共同左右的体现。
2.1 有形的构成要素
美国人凯文•林奇《城市意向》中提出了构成城市印象的五个要素:道路、边缘、区域、节点和标志物。尽管乡村与城市相比,在规模、形式、人口和环境上有很大区别,但构成外部空间的要素基本上是相同的。生活在乡村的居民,都是在运动的过程中以动态的视角体会着乡村肌理的特征。
自然环境要素——山体、水系、植被等
自然环境要素自古以来是人们选择居住地点的重要因素,它也是乡村肌理特征的最核心表现。乡村各种人工改造环境都能反映出自然环境特征。乡村人们选择定居地点首要考虑的便是自然环境条件。
图1:云南昆明嵩塬县大冲河水库区乡村自然环境与山区关系照片
来源:澳大利亚PDI国际设计有限公司云南昆明嵩塬县影视拍摄基地项目组
人工环境要素——道路、建筑、广场
乡村人工环境要素是人们根据自己的意愿改造自然环境的结果。人工环境要素是乡村肌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人工环境要素反映了人们对自然的改造愿望,是当地乡村村民经过长期积累、长期作用与自然环境的外在表现,它还往往成为反应乡村特色的重要标志。
图2:山东莱芜雪野湖周边乡村特色建筑
来源:贺总摄
道路(街巷)
道路系统是传统村镇空间形态的支撑和骨骼,是构成其空间的重要组成要素,也是人们实现动态观察的主要路线。道路一般起到串接乡村肌理的主线。通常也是乡村人们进行邻里交往的重要场所。它也是联系乡村公共交流场所的纽带。
图3:山东莱芜雪野湖周边乡村巷道
来源:贺总摄
广场(公共场所)
在传统村镇里,广场主要是依附于街巷或建筑,而成为它们的一部分。广场空间或是街巷与建筑的围合空间,或是街巷局部的扩张空间,或是街巷交叉汇集空间。其形成一般是被动式的,是因地制宜、利用剩余空间的结果。根据广场的使用功能,可将其分为城镇入口广场、庙会集市商业性广场、街巷结点生活性广场三种。
图4: 武汉新洲区汪集街茶亭村村庄会前广场 图5:山东莱芜雪野湖周边乡村小广场
来源:湖北建筑规划设计研究所项目组摄 来源:贺总摄
标志
标志是一事物区别与其它事物明显特征。乡村标志是一乡村区别于另一乡村的明显特征。乡村标志可以是一棵大树、一个雕塑、一座石碑、一口古井等。乡村标志往往有着较强的文化底蕴,或者是某个传说,或者是某个典故,或者乡村发生的重大事件。在新农村规划中突显乡村的标志,更有利于展示乡村的历史文化。
图6:山东莱芜雪野湖某乡村古井标志
来源:贺总摄
2.2 无形的乡村肌理要素
无形的乡村肌理解析
无形的乡村肌理是人类与乡村自然相互作用过程中所创造出来的所有事物和现象的总和,它具有自然性、生产性和脆弱性等特性。无形乡村肌理是发展乡村的灵魂所在,而新农村建设将对农村的面貌与文化带来巨大的冲击,要实现乡村肌理的可持续发展,就需要在建设新农村的过程中保持无形乡村肌理的独特吸引力。
无形的乡村肌的表现形式与危机分析
乡村节庆
节庆是为了特定主题而举行的庆祝活动。这种活动有特定目的,且经过事先的设计与规划,并在指定时间进行。乡村节庆活动主要是在传统节庆期间集中举行的各种活动。我国农村节庆日主要包括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传统节日以及五一劳动节,十一国庆节等。
乡村节庆在现在追求物质的大背景下,在乡村人们生活中所占有的份量有减少的趋势,这是我们必须警惕的。
乡村民间艺术
我国明间艺术博大精神,陶瓷、民间绘画、乡村雕刻苑、乡村布(纸)、村手工艺等艺术在广大的农村广为流传,是我们我国文化的重要财富。如河南皮影戏、山西木版年画、广东的龙舟鼓、浙江苍南县的夹缬艺术、陕北的剪纸等重要的文化宝库。
随着城市现代文化的快速向农村拓展,乡村民间艺术作为无形乡村肌理的一部分,正逐渐面临失传与消亡的危险。随着电影、电视、卡拉OK、电子游戏等大量进入乡村,在城市文化的影响中,诸多乡村民间艺术没有了市场,诸多民间艺术后继无人,一些承载着民族文化地域特色的乡村民间艺术可能面临着失传。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忽视无形的乡村肌理、忽视无形的乡村肌理的意境,规划出来的新农村将是没有生命力,只剩下物质外壳美观的新农村。如若在社会主义新农村规划中,注重无形的乡村肌理的培育,还可以形成特有的乡村文化资源,形成乡村观光旅游、文化体验型等模式进而促进乡村经济的发展。如何挖掘无形乡村肌理的,使之与有形的乡村肌理结合将会使新农村更具有活力、更具有吸引力。
2.3 有形与无形的乡村肌理关系分析
乡村有形肌理要素与无形要素并不是相互独立的,二者之间往往是你中有我中有你,相互交织的关系。无形的乡村肌理往往需要有形的方式进行表达才能够得以更好的发展和延续,而有形的乡村肌理通常要借助无形的行力量才能够更要表达力和震撼力。
图7:无形乡村肌理的有形表现形式:安徽州耕读堂塑像
来源:中华网
3. 村庄肌理布局的一般模式
3.1 自由式布局
乡村自由式布局是村民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址,建设民宅,这种方式随意性强,没有统一的规划,不够集中,房屋间距也比较较,显得土地浪费比较严重。地形一般中间高,四周低且周围自然环境优美,每户都有比较好的观景面,且一般在丘陵地区出现得比较多。这种方式最大限度的体现了村民自己的建设意愿,每户相对独立,充分体现了乡村的肌理特征。
图8:湖北浠水县某农村自由式居民点 来源:中华网
3.2 线性式布置方式
线性式布置方式的乡村的特点是沿着某条主要的乡村道路进行布置住宅,道路两边的住宅一般面对面的布置。也有是受到地形的影响,住宅在山谷成线性式布置,住宅都背山而建。一些乡村围绕某一中心,发散出几条线形的村庄,而中心一般是乡村的一个小贸易中心。
图9:线形乡村肌理 来源:中华网
3.3 组团式乡村布局
组团式乡村布局的方式相对比较集中,一般一个组团为乡村的一小组,几个组构成一个村。每个组或有相同的姓氏,或有相同的风俗习惯。几个组团之间有着比较方便的交通联系,在几个组团直接或有它们共有的东西,比如庙宇、集市、戏台,或者是自然景观,比如河流、湖泊等。村庄的组团式布局和城市居住区内的组团相似,村庄内的各组团既相对独立又联系密切。组团式布局是尊重自然的一种做法,形成两个以上彼此相对独立的组团,其间由水系、植被、道路等连接。
图10:组团式乡村肌理 来源:中华网
3.2.3 街巷式的乡村布置
街巷式布局的乡村跟线性布置的乡村有些相似,不同的是线性布置的村庄可能只有一条线,而街巷式的则有多条错综复杂的线组成规格的街巷网络。街巷式的内部空间是较为封闭、内向的,街巷承载了许多的功能,主要包括交通组织功能、居民交流功能、集市等功能。
图11:街巷式式乡村肌理 来源:中华网
4 对忽略乡村肌理的规划的反思
新农村规划建设上升到政治高度后,乡村的发展在迎来了空前的发展机会的同时也面临桌严峻的挑战。乡村那种反映以村民为主的村庄布局方式是一种自下而上的建设行为,而以政府为主导核心的新农村规划则是自上而下的开发建设模式。两者行为方式的冲突必然会表现为乡村肌理上的冲突。
通过对调查研究,笔者总结忽略乡村肌理的新农村规划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4.1 以规划城市的方式规划新农村
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规划建设的过程中,规划师从城市走向我国广阔的农村,不可避免一些规划师将规划城市的思维方式与工作方法运用到新农村建设规划中。城市是高密度的、人工化程度较高的区域,乡村是以自然环境为主,住宅建筑密度很小,人工化程度很低的区域。城市与乡村的居民点在交通组织方式、公共交往空间、庭院内部绿化环境等方面有着根本性的区别。然而,很多的新农村规划忽略了这些差别,在新农村规划还没有形成一套比较合适的规划建设理论时,在还没有找到有效的保护乡村肌理的路径时,许多的用来规划城市的方式应用到新农村建设规划中。很典型的就是将新农村规划简单的做成城市的小区规划,用小区规划的理论来规划社会主义新农村。
图12:街巷式式乡村肌理 来源:湖北建筑规划设计研究所提供
4.2 重视物质空间的建设、而忽略精神场所的塑造
许多的新农村规划,在地方政府以提升乡村外部形象为主要动机的促使下,变成了传统乡村的现代美化运动。乡村的整体物质形象是得以提高,而村民的进行下棋、聊天、交流的场所不见了,村庄标志性的牌楼、大树等遭受了破坏。
这种只重视物质空间的建设、而忽略精神场所的塑造的新农村规划具有典型的乡村美化色彩,乡村肌理的保护与更新在这种规划偏见中被忽略。
图13:乡村的美化运动 来源:中华网
4.3 以“建设性破坏”的粗犷方式建设新农村
乡村肌理的形成和演变都具有一定的历史过程。一个乡村的肌理反映了乡村的某种特征,比如乡村某条道路、河流的走向,乡村入口出的大树,村民的某些风俗习惯,都反映了乡村的特质。新农村规划如果是为了追求房屋的规整排列,道路的直线通达,而无视乡村肌理特征的存在,那简直对新农村来说是一种建设性的破坏。
而现实恰恰如此,许多的新农村规划在对现状村庄建筑布局进行分析的时候,总是在提到现状的建筑布局混乱,一些规划师总想通过规划将混乱的房子布置整齐作为规划的主要任务,而很少去研究为什么乡村现状的布局是混乱的,对乡村自由式的住宅布置模式缺少一定的研究。
在新农村规划建设中,无论是政府,生产者还是居住者都比较偏重于乡村地域的生产和经济功能,而忽略了乡村的历史文化价值、生态环境价值。政府希望村里的经济快速持续发展,村民希望居住条件得以改善,在双重愿望的的推动下,村庄肌理结构在其经济格局、社会文化格局以及生态及村庄形态等诸多方面已经发生了许多变化。
如何正视农村中村庄肌理及建筑形态演进中出现的这些问题,如何在关注村庄发展的同时保持其地方文化的特性,避免其在受到“城市化”等的强大冲击下完全丧失其地域文化的内在活力和发展动力而产生的种种变异现象;如何以更具弹性的规划思想来对待广大农村中普遍存在的独特的村在肌理的保护与更新,完善其不健全的基础设施之间的矛盾等等。以上诸多问题,要求我们以更为宏观的目光、更为新颖的思路来透视农村的发展与其村庄肌理各子系统之间的关系。
5 乡村肌理延续的路径探讨
5.1社区参与规划建设结合
“社区参与”的规划思想是“精英规划”相对应的。“精英规划”的主要思想是:规划的过程有社会的精英来控制和决定的,这些精英包括规划师、经济师、掌握政权的政治家等,以精英规划为主导的规划过程是一种自上而下的规划过程。“社区参与”主要思想是:普通的社区居民也应该参与的规划的过程中,普通居民与精英一起共同完成规划内容,普通村民的意见将得到充分的尊重。
“精英规划”的优势是,精英在专业技能、信息、权力上比普通乡村居民具有绝对的优势,理论上来讲,他们可以用这些优势来创造更为理想的乡村空间环境。然而,新农村规划实践的现实告诉我们:“精英规划”在新农村规划中经常是失效的。由于“精英们”并非长期的生活在他们所规划的乡村,很难对乡村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乡村肌理等做出前瞻性的洞察,从而导致新农村规划的成果与乡村肌理保护相脱节。
社区村民参与新农村建设规划,要求规划的过程是开放,村民有充分发挥意见的渠道。因为村民是村庄居住的主体,他们更明白自己生活生产的需求。规划师与村民、村干部之间只有通过广泛的交流,才能做出更符合乡村肌理持续发展的新农村规划方案件。在这个过程中,规划师更多的各方意见的协调者,并将这些意见综合通过规划的技术成果表现出来。
图14: 公众参与流程示意图 来源:自绘
图15: 设计师与村民讨论交流图 来源:随州白桃村新农村规划项目组
5.2 设计结合自然
设计结合自然的规划思想体现了在处理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的一种态度。其思想根源是由一个有才能的生态规划师麦克哈格提出来的,为表达他的这一规划思想,曾专门写了一本书,叫《设计结合自然》,主要的观点是: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他强调人类从事的设计活动应该紧密结合自然,让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环境达到和谐共生的效果;让人类的设计住宅如同“生长”在自然环境之中一样。我国乡村民居点非常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关系,在乡村的选址、背山面水的住宅布置、小桥流水的乡村意境描述等方面均有较好的体现。
乡村的自然特征是乡村肌理的主要构成要素,乡村生态环境是比较敏感的区域。同时乡村的生态环境保护建设工作具有典型的示范效应,如果一旦以忽略自然生态环境的粗旷方式进行新农村的开发建设,无视乡村的小河、小山体,将会对乡村的生态环境产生毁灭性的破坏。
图16:结合自然山体的住宅设计 来源:公司资阳新城概念规划项目组
图17:地形研究过程图 来源:公司随州白桃村新农村规划项目组
图18.19:住宅布置方式分析 来源:公司随州白桃村新农村规划项目组
我国广阔的新农村建设不能够走城市开发建设的老路,为了保护好乡村肌理,实现乡村的可持续发展,就应该坚持自然生态环境优先的乡村发展战略。通过自然环境优先发展的战略限制乡村在规划的推动作用下无序扩张,维护乡村肌理的存在空间。乡村规划中坚持生态优先,就是要正确处理好乡村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关系,避免盲目扩张、破坏生态。坚持节约用地,把规划的权威性和控制力突出体现在建设用地规模的刚性约束上,避免乡村土地的浪费。在新农村规划中坚持生态优先的发展战略,就要求保护乡村的生态自然空间,维护乡村基本的生态环境格局,维护乡村肌理赖以生存的生存的自然环境。
5.3 将乡村肌理标志融入到设计之中
乡村肌理标志指能够代表一个乡村特征的元素。这些元素可能是建筑形式、文化特征、风俗习惯等。乡村个性是一乡村区别与其他乡村的明显标志。各个乡村由于其文化背景、自然格局、建筑特色、文化风俗等的各异而各具风格,这些差别也反映了乡村肌理的特质。新农村规划应该成为乡村肌理特质得以维护和突显推动作用。
在新农村规划中,如果忽略传统元素的保护与运用,乡村肌理的传统根基就会受到影响。丰富的传统文化积淀是传统村庄所拥有的宝贵财富,如果人们居住于其中的物质世界不能维系这种历史性因素,人们就不能维持他们精神上的根基与往昔的联系。包含历史和地域等因素的传统生活文化,对村庄肌理特征的形成发挥重要影响。村庄的肌理特征,正是传统生活文化活生生的反映。如果在更新中原有的肌理特色被完全抹杀,传统生活文化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根之木而丧失生命力。将传统的元素融入到设计中,既实现了乡村面貌的更新,同时使反映乡村特征的肌理也得以保护和延续。
文化元素的提炼
通过挖掘乡村的文化传说、历史名人等,将这些元素通过雕塑、雕刻墙、入口标志构筑物融入到设计的小品或者标志物中,突显乡村的文化根基。以新洲区汪集街茶亭村为例,茶亭村历史渊源。康熙年间,喻怡忠书有《喻氏茶亭记》,其中记载了茶亭村的前辈建草亭,免费提供茶水,为过往行人解渴,提供休憩之处的善举。从此传为佳话,茶亭村也由此得名。现茶亭虽已不在,但乐善施好的精神仍源源流长。为突出这乡村肌理特征,在编制该新农村规划中,在乡村的入口处设计了一个亭子,该亭子设计在十分显眼的入口处,有着比较好的景观视线,对乡村的历史记忆进行了复原,同时在入口处的水塔上标记了茶亭村的名字,形成有一入口标志。
图20.21:新洲区汪集街茶亭村广场效果图 来源:湖北建筑规划设计研究所项目组
图22:茶亭村茶亭村入口标志设计平面图 来源:湖北建筑规划设计研究所项目组
突显乡村个性化的原则,要求在新农村规划的过程中,将各个新农村当成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个体,保护体现乡村特色的建筑风格,代表乡村形象的标志,发扬乡村特有的产业特色,标榜独具一格的乡村文化,让代表乡村肌理的文化特质得以持续发展。
5.4 营造无形的乡村肌理延续的场所精神
无形的乡村肌理保护是新农村规划过程中延续乡村肌理的重点和难点。现阶段,许多新农村规划普遍关心物质层面的建设而忽略精神场所的塑造。而无形的乡村肌理反映了乡村的历史文化生活和风俗习惯,延续了无形的乡村肌理如同延续了乡村的精神根基。无形的乡村肌理包含的丰富的原汁原味的乡村文化,丰富多彩的民俗风情、传统技艺和民间艺术,无论是民俗节庆,还是上艺技术,都具有很强的观赏性。因此在新农村规划过程中应重视无形的人文资源,为无形的乡村肌理提供发展和延续的场所精神。
场所精神的具体表现形式
a 农家书屋(社区书屋)
农村的文化设计相对落后,许多的乡村经典艺术、民间特技等虽然历史悠久,由于缺乏相应的传输途径,农家书屋的建设为乡村艺术的传播创造了场所精神。国内已经有了在新农村规划中建设农家书屋相关的案。如广州在番禺区10个行政村建立了农家书屋的试点。农家书屋(社区书屋)。书屋建设做到了“六结合”:与农村文化室建设结合、与古祠堂、新文化概念结合、与平时农村文化活动结合、试点与面上的推广结合、与传统文化的传承结合、与其他文化教育阵地建设结合。农家书屋不应该仅仅是一个借书看书的场所,它应该是一个具有强烈乡村认同感觉,村民可在此进行文化风俗、传统手艺等方面的精神交流。
图23.24:广州番禺新农村社区书屋 来源:中华网
b 以乡村文化广场、舞台等公共场所作为传承载体
乡村文化是乡村文化内核的衍生形态。一个民族也应该拥有本民族稳定的居住文化,人们在与这种居住文化的表现形态日积月累的接触中,对一定类型的空间产生了约定俗成,它使人们一见到这种类型就能感受到其内核的意义。它作为一定文化圈中的约定浴成,在这一文化圈内的人们中建立起了普遍的认同。同时它也是居住文化核心的一部分,对本这类文化群体而言具有永恒性。
然而,乡村文化活动场所的严重不足,直接影响了乡村特色文化、风俗习惯、民间艺术等无形乡村肌理的交流与繁荣。现代的网络、电视、DVD等通俗文化繁荣更加制约了传统文化的复兴。
综上所述,在新农村规划中应为乡村肌理的无形要素提供场所,这个场所是村民热爱向往的地方,他们可以在此进行具有自身文化特色的各种活动,可以进行戏曲表演、艺术品展示,可以在此举行节庆活动。主要以乡村文化广场为主。
图25:宜山夹缬民间艺术 来源:中华网 图26:乡村在建的戏台 来源:中华网
图27:蒲城乡村文化广场进行节庆活动 来源:中华网
总结
我国乡村的功能和形态正在发生着一系列的转变,乡村除了延续它农业生产服务基地的职能外,越来越强调它的现代居住社区功能,乡村也是城市环境重要的缓冲区。如何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合理重构乡村空间是我们必须面对的问题。虽然乡村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营建,随着生产力和社会生活的发展进步不断演变,但人的有些价值观却不易更改,有些生活方式也固定不变。本论文通过乡村肌理特征的分析,总结了延续乡村肌理应该遵循的原则,同时创造性的提出了延续乡村肌理的具体路径,包括设计结合自然、场所精神的营造等,希望这些研究对我国广阔的农村特征的延续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新农村规划除了改善基础设施、合理布局建筑外,更核心的是让传统文脉、生活特色、乡村生态景观等无形东西得到传承和发展,我国广阔的农村才能真正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致谢
本文在写作阶段受到了贺总的点拨,他一些观点在本文中有体现,对本文的完场有较大的启示作用,在此表示中心的感谢!感谢公司领导为我提供了许多实践项目的平台!感谢所用同事,文章中引用了公司许多项目组的资料。同事感谢湖北建筑规划涉及研究所的领导和同事为本文提供的一些资料。
参 考 文 献
[1] 赵辉. 新农村规划指引[M].中国社会出版社会.1998.
[2] 吕斌,杜姗姗.公众参与架构下的新农村规划决策[J].新农村建设.2006(3).
[3] 顾益康,黄冲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践与理论思考[J].农村经济问题.2006(10).
[4] 蔡穗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探索——以广东省阳东县北惯镇平地村规划为例[J].经济地理.2006(7).
[5] 贾志文.像规划城市一样规划农村——“生态秀洲”越来越美[J].小康城镇.2007(1).
[6] 杨峥屏,王磊.新农村建设规划的思考与启示——珠海市三个试点村的实践[J].规划师.2007(2).
[7] 俞孔坚,李迪华.新农村建设规划与城市扩张的景观安全格局路径——以马岗村为例[J].城市规划学刊.2006(5).
[8] 方明,董艳芳,白小羽,陈 敏.注重综合性思考 突出新农村特色——北京延庆县八达岭镇新农村社区规划[J].建筑学报.2006(4).
[9] 黄宁,薛爽.程明华新农村建设的规划探索[J]——以武汉市实施农村“家园建设行动计划”为例[J]. 规划师.2007(4).
[10] 朱霞,谢小玲.新农村建设中的村庄肌理保护与更新研究[J].建筑学报.2007(7).
[11] 朱斌.统筹城乡发展制度研究[D].兰州大学博士论文. 2007(4).
[12] 颜华.我国统筹城乡发展问题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博士论文. 2005(4).
[13] 柳凡,马剑虹.农村社群文化组织发展研究徐[J].科学社会主义.2007(5).
[14] Madison.Seminar in Land Use and Community Development Issues Rural Development Planning.1997.
[15] Judith E. Innes. Public Participation in Planning: New Strategies for the 21st Century. Department of City and Regional Planning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2000(7).
[16] Nick Gallent,Meri Juntti,Sue Kidd,Dave Shaw. Introduction to Rural Planning. Routledge,UK.20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