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新闻资讯 > 公司新闻

公司新闻

中国城市网专访PDI专家:韧性城市

添加时间:2020/7/28 11:10:19 作者:澳大利亚PDI国际设计有限公司 浏览量:2645

贺文龑总经理解读并建议重视韧性城市的规划与建设

      “韧性”源于其拉丁语词源resilire,即回弹,最早被物理学家用来表示弹簧的特性以及描述材料的稳定性和抗外部冲击的能力。近年来,随着各类灾害和公共事件的频发,城市的韧性越来越受到重视。一般意义上理解,城市的这一特性指的是,经历地震、洪水、飓风等灾难、瘟疫、社会冲突等突发事件之后快速重组和恢复生产的能力。

      城市如何在重重挑战与危机中,应对各种变化,保持自身的发展活力,如何提高城市系统面对不确定性因素的响应和适应能力,以及灾害发生后如何提高城市社会—经济系统的恢复力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韧性城市”(resilient city)理念在这一背景下应运而生,它一方面强调应对外来冲击的缓冲能力,另一方面强调增强城市的学习能力,抓住挑战带来的机遇,保持发展活力。综合目前的研究,结合个人的实践,笔者认为,韧性城市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理解、思考和规划:

      首先,从结构上看。韧性城市是 “健康、可防疫的”

一方面,和人一样,一个平时就心血管拥堵、消化功能紊乱的城市,是不可能在灾害或突发公共事件面前表现良好的。严控中心城人口和建筑规模,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分级与下沉公共资源,塑造活力与健康的社区等,是韧性城市的健康基础,也是我们做城市研究和规划的长期责任,这一点不做详述。
      另一方面,韧性基础设施是城市防疫功能支撑。应推动基础设施韧性规划,增强冗余性、连通性和模块化设计,做到应对危机时可以稳定、可靠地保障居民基本医疗、生活、必要生产环境及服务网络,提供更为稳健可靠的能源、物流、信息等。具体措施可从如下几个方面着手:从以往基础设施规划“够不够”向“稳不稳”转变;提高高风险区及极端天气下的市政、交通基础设施和各类防灾减灾设施的设计标准,重点保护,加强适应性;增加各系统之间的连通性,实现系统间相互备份,提高干线系统的供应安全。
 
      其次,从过程上看,韧性城市是 “生长、可变化的”
      城市在现代主义的规划和设计中更多地表现为“秩序欲”。然而,当今的社会在快速发展中,城市发展并不会遵循静态的秩序。规划应树立动态的系统观,因为系统被认为是“复杂的、非线性的和自组织的,充满了不确定性和不连续性”。这种不确定性目前我们正在频繁地经历,如网络社交对城市交往空间的冲击、新零售对实体商业空间的冲击等。
我们身边看起来处于均衡状态的自然或社会环境会发生突变,然后彻底变成新事物,并具有与原本截然不同的特征。从这一点看,韧性不应指“回归到常态”,而是指复杂的社会—生态系统在应对压力和张力时的变化、适应以及至关重要的转换能力。

韧性城市的过程维度,更多地体现在韧性公共空间上:一方面应具有多样的形式与综合的功能,在危机发生时可以相互支撑并提供多种预案;另一方面应具有一定的生长、容量弹性和可替换性,在危机发生时有利于减少实际损失、紧急扩充容量。 

      最后,从系统上看,韧性城市是 “智慧、可学习的”
      人不能在同一个地方摔倒,城市当然也不能在同一事件下总是表现脆弱。相较于传统的防灾减灾规划,韧性城市的研究范畴应拓展到自然灾害、事故灾害、公共卫生和社会安全等城市风险的全领域,更强调城市系统对各种风险的适应、恢复和学习转化能力。具体方向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从单一防灾到自然灾害、事故灾害、公共卫生和社会安全等全要素风险领域;从基于传统工程思维的防御规划转向动态风险评估基础上的适应性规划;从工程技术标准或经验测算到城市的安全风险综合评估与预测。

最后,具备足够的信息交互、透明的资讯流通、智能感知与自反馈系统的综合性韧性合作系统,才能令城市韧性闭环实现。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领域只是智慧城市的硬件基础。只有基于这些技术基础,形成一整套规划、调度、管理的现代城市“治理体系”,才是人机结合的城市人工智能发展的未来,也是串联起硬件系统和民生的系统韧性的关键。

撰文/贺文龑